简答题

中间产物学说和过渡态理论?

正确答案

中间产物学说:酶的中间产物学说是由Brown(1902)和Henri(1903)提出的。其学说主要认为酶的高效催化效率是由于酶首先与底物结合,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又称中心复合物centralcomplex)。然后分解为反应产物而释放出酶。在酶促反应中,酶首先和底物结合成不稳定的中间配合物(ES),然后再生成产物(P),并释放出酶。反应式为S+E=ES→E+P,这里S代表底物,E代表酶,ES为中间产物,P为反应的产物过渡态理论:过渡态理论即活化络合物理论,(transition-statetheory)。
过渡态:以量子力学对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研究为依据,认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形成了势能较高的活化络合物,活化络合物所处的状态叫过渡态。过渡态理论是1935年由A.G.埃文斯和M.波拉尼提出的,研究有机反应中由反应物到产物的过程中过渡态的理论。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是否对所有反应都适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酶的活性中间产物学说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中间产物学说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何谓中间产物学说?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ES中间复合物的存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设气体A和B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 ft =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fr=10。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T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水的沸腾换热过程中根据壁面过热度的不同分为自然对流区、核态沸腾区、过渡沸腾区和稳定的膜态沸腾四个区域,试简述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实验测得丁二烯气相二聚反应的速率系数为 (1)已知此反应=-60.79J.K-1mol-1,试用过渡态理论求算此反应在600K时指前因子A,并与实验值比较。 (2)已知丁二烯的碰撞直径d=0.5nm,试用碰撞理论求算此反应在600K时的A值。解释二者计算的结果。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由3-磷酸甘油和酰基CoA合成甘油三酯过程中,生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由3-磷酸甘油和酰基CoA合成甘油三酯过程中,生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下列那种()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