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钢规》3.2.8条规定,对于的框架结构宜采用二阶弹性分析。在每层柱顶附加考虑假想水平力HNi,HNi按照下式计算: 我的疑问是:(1)式中的Q为第i楼层的总重力荷载设计值,它与∑N的取值是怎样的关系? (2)Q是设计值,应该采用怎样的组合得到?

正确答案

对于第一个问题,若有三层的框架,Qi为第i楼层的总重力荷载设计值,i=1~3,这样,第三层∑N=Q3,第二层∑N=Q2+Q3,第一层∑N=Q1+Q2+Q3
第二个问题,稍复杂。
有人认为,在《抗规》中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概念,依据该规范的5.1.3条,重力荷载代表值取为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与之对应,《钢规》中的"重力荷载设计值"应取为Q=1.2×(NG+0.5N),式中,N为永久荷载(自重)标准值引起的轴力,N为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引起的轴力。这样做,也与《高规》中的做法一致-该规程中"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剪力墙肢的轴压比为N/(fcA.,N=1.2×(NG+0.5Nq)。
笔者认为该观点欠妥。理由是:从公式的来源上看,这里的"重力荷载设计值"与抗震无关,因此,不会借用抗震设计中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概念。
舒兴平《高等钢结构分析与设计》(科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第六章给出了一个设计例题,其中用到了概念水平力Hn。计算过程中,对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组合一、二、三、四采用相同的Hi,对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组合五、六采用相同的H,据此推知,书中认为Q与恒载分项系数有关,而其荷载组合一、三如下:
荷载组合一:1.2×恒载+1.4×左风+1.4×0.7×活载+假想水平荷载
荷载组合三:1.2×恒载+1.4×活载+1.4×0.6×左风+假想水平荷载
由于该处的"活载"指的是"屋面活荷载"或"楼面活荷载",均为重力方向,而荷载组合一、三的活载组合值又不同,于是可推知,其观点是Qi与活载组合值无关。
另外一本文献,钢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编写的《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其中的示例做法与上一文献相同,笔者未能根据书中提供的数据推理归纳出书中给出的H值是如何计算的。
笔者认为,从概念上看,假想水平力是将缺陷等效为柱子的倾斜,因此,其大小应与柱顶的竖向荷载大小成正比,所以,"第i层的总重力荷载设计值"宜理解为"第i层的竖向荷载组合值",这样,对于上述的荷载组合一,Q应由"1.2×恒载+1.4×0.7×活载"得到,而荷载组合三的Q,则应由"1.2×恒载+1.4×活载"得到。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钢规》3.2.1条规定,对支承轻屋面的构件或结构(檩条、屋架、框架等),当仅有一个可变荷载且受荷水平投影面积超过60m2时,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取为0.3kN/m2。如何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5.3.6条规定了摇摆柱对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该如何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4.3.2条规定了组合梁腹板配置加劲肋的要求,这里的定语是"组合梁",那么,我的问题是,对于热轧型钢梁该如何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理解《钢规》3.4.2条规定的强度折减系数?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荷载规范》5.1.2条规定的"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钢规》3.2.2条规定的"横向水平力"如何区分使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4.2.3条规定了双向受弯的H型钢截面或工字形截面构件整体稳定验算公式,如果是其他截面形式,例如槽钢,该如何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5.1.3条规定,双肢组合构件,当缀件为缀条时,式中A1x的含义是"构件截面中垂直于χ轴的各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如何理解?我看到有的参考书对于双缀条情况取单缀条截面积乘以2。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对于吊车的动力系数,《荷载规范》5.3.1条规定"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而《钢规》3.1.6条关于动力系数的规定中,没有特别指出局限于"竖向荷载",似乎意味着吊车横向荷载也要乘以动力系数。如何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7.2.4条规定了螺栓或铆钉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如何全面、正确理解该规定?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