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93年3月,()在全国首次推出股票指数期货。

A海南证券交易所

B上海证券交易所

C深圳证券交易所

D武汉证券交易所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2010年3月31日我国证券市场首次推出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宝安公司由于长期经营的需要,计划筹集一笔巨资,用于房地产开发。作为上市公司,公司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案。  (1)发行股票.,由于该公司需要资金太大,而股票发行额度有限,发行股票受到了政策上的制约。  (2)发行债券。由于当时市场利率很高,3年期企业债券利率达到9.94%,银行储蓄利率达到8.28%,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票面利率为9.5%,如果考虑到保值贴补因素,年平均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20%。因此,发行债券的成本会很高。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司认为在这个时候推出这种融资工具好处有三: 一是会很容易地推销出去。因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可转换成股票的特性,借助于股票市场的良好行情,投资者对可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充满了信心。 二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具有可转换性,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故其筹资成本可以设计得很低。 三是若证券市场走势看好,投资者可行使可转换权利,将债券转换成普通股股票,这样公司不仅可以永久占用这笔资金,还可因高溢价转换而极大改善公司的资产质量。 为此,宝安公司在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后,决定采用第三种融资方案,即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量为10万张,每张面值5 000元,偿还期限为3年,债券票面利率为3%;转换条件为一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有效期内可转换成200股普通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时宝安公司股票价格为20元/股)。该方案实施后,很快就售出了这1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筹措到5亿元资金。1993年2月10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当天就被大量投资者当作股票来炒作。当天开盘价即被炒高到每张7 500元,最高峰时被炒到13 050元的历史天价。但在这之后,价格一路下跌。特别是在1993年和1994年年终宝安公司股票分红派息以后(1993年宝安公司分红方案是10送7股,每股派发1.22元红利;1994年是10送2.5股,派红利1元),加上市场股市持续低迷,股价一路下跌,到摘牌时宝安公司股价仅为2.83元,使得转换价格大大高于股票价格。截至1995年底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者只能作为债券兑现,仅仅获得年利率3%的利息。另外,公司筹集这一笔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年限很长。由于3年到期时,绝大多数债券并未按原来的设想转换成为股票。因此,公司在1995年底必须筹集一大笔资金偿还到期的债务,给该公司流动资金周转和日常经营造成很大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宝安公司由于长期经营的需要,计划筹集一笔巨资,用于房地产开发。作为上市公司,公司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案。  (1)发行股票.,由于该公司需要资金太大,而股票发行额度有限,发行股票受到了政策上的制约。  (2)发行债券。由于当时市场利率很高,3年期企业债券利率达到9.94%,银行储蓄利率达到8.28%,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票面利率为9.5%,如果考虑到保值贴补因素,年平均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20%。因此,发行债券的成本会很高。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司认为在这个时候推出这种融资工具好处有三: 一是会很容易地推销出去。因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可转换成股票的特性,借助于股票市场的良好行情,投资者对可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充满了信心。 二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具有可转换性,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故其筹资成本可以设计得很低。 三是若证券市场走势看好,投资者可行使可转换权利,将债券转换成普通股股票,这样公司不仅可以永久占用这笔资金,还可因高溢价转换而极大改善公司的资产质量。 为此,宝安公司在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后,决定采用第三种融资方案,即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量为10万张,每张面值5 000元,偿还期限为3年,债券票面利率为3%;转换条件为一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有效期内可转换成200股普通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时宝安公司股票价格为20元/股)。该方案实施后,很快就售出了这1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筹措到5亿元资金。1993年2月10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当天就被大量投资者当作股票来炒作。当天开盘价即被炒高到每张7 500元,最高峰时被炒到13 050元的历史天价。但在这之后,价格一路下跌。特别是在1993年和1994年年终宝安公司股票分红派息以后(1993年宝安公司分红方案是10送7股,每股派发1.22元红利;1994年是10送2.5股,派红利1元),加上市场股市持续低迷,股价一路下跌,到摘牌时宝安公司股价仅为2.83元,使得转换价格大大高于股票价格。截至1995年底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者只能作为债券兑现,仅仅获得年利率3%的利息。另外,公司筹集这一笔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年限很长。由于3年到期时,绝大多数债券并未按原来的设想转换成为股票。因此,公司在1995年底必须筹集一大笔资金偿还到期的债务,给该公司流动资金周转和日常经营造成很大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人1993年3月参加了一年期的学生平安保险,1994年4月在校外遭车祸死亡,保险人有权拒赔。

    判断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