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2 个小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江苏一位老师设计的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必修3中的《产业转移》这一课,选择了"为什么投资商选择投资锡山?"这样一个案例。先是通过材料分析,对锡山的两家纺织厂原料的来源、产品的市场进行对比,引出了影响产业转移的第一个因素--劳动力,学生很快就分析出锡山劳动力充足、廉价、素质高;再通过锡山是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的一段材料,学生提取到有关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这些影响因素,从而使学生能明了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 案例二在必修3的《荒漠化防治》一课中,选择了在歌声"月牙泉"的背景下,通过图片的展示,比较了月牙泉从前和现在形状、深浅的变化,从而引出了荒漠化的概念。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下,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被这一课深深吸引。

简答题1

上述材料中,该教师主要采用了哪种地理教学方法?并说明该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正确答案

该教师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①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其优点主要有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他们的思维训练,也使学生之间学会了沟通和合作等。
②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由于地理本身综合性较强,所以如何选择适合的案例,如何筛选案例中的有效内容,都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案例教学在地理上的广泛应用也因为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而难以开展,如自然地理部分,内容本身难度大、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强,要学生能自己能探究、讨论还是比较难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的能说明问题的高中地理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则是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要求教师不断钻研、提高,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来看是较为困难的。

答案解析

简答题2

使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案例必须贴近实际:教师应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实际,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分析案例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探索,客观上也遵从了"学习身边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②案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地理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覆盖面很广,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剥茧抽丝,找出其中符合相关原理、理论的材料。
③案例要新颖: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教师选择的案例也应该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离学生时间距离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也越好。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有一位教师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 问题: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江苏一位老师设计的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必修3中的《产业转移》这一课,选择了"为什么投资商选择投资锡山?"这样一个案例。先是通过材料分析,对锡山的两家纺织厂原料的来源、产品的市场进行对比,引出了影响产业转移的第一个因素--劳动力,学生很快就分析出锡山劳动力充足、廉价、素质高;再通过锡山是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的一段材料,学生提取到有关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这些影响因素,从而使学生能明了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 案例二在必修3的《荒漠化防治》一课中,选择了在歌声"月牙泉"的背景下,通过图片的展示,比较了月牙泉从前和现在形状、深浅的变化,从而引出了荒漠化的概念。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下,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被这一课深深吸引。使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读下面自然保护区、宗教名山、古都(六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不含六大古都)分布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