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析

《新记大公报》

正确答案

1926年9月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而复刊。吴鼎昌独资5万元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人总编辑兼副经理。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打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成为北方大报之一。国民党政府建立后,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迷惑一般读者。新闻业务和经济管理方面,也锐意改进,推出了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事业蒸蒸日上,全国范围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上海版创刊,触角深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新记《大公报》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如何理解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它有什么积极意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大公报》的“四不主义”方针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早期《大公报》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年,()代表《大公报》采访巴黎和会。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大公报》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简述大公报“四不方针”。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