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温度、pH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

B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的只有乙试管

C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在甲试管和丙试管

D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蓝色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温度、pH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甲、丙中淀粉被分解,而乙中淀粉没有分解,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B正确;甲、丙中淀粉被分解生成还原糖,而乙中淀粉没有分解,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在甲试管和丙试管,C正确;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现象是出现紫色,三支试管中均有酶,且这些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错误。
相似试题
  • 背景材料: 在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下面是某老师对银镜反应的实验的创新设计: 如下图所示,①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2%的AgNO3溶液,逐滴加入2%的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消失为止,得到银氨溶液;②向试管B中加入适当质量的乙醛,将试管C插入试管B中;③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约2mL水,再将试管B、C组成的套管装置插入试管A,用胶塞塞紧。给试管A加热,在蒸气浴的情况下,试管B、C壁上很快出现光亮的银镜。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材料: 在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下面是某老师对银镜反应的实验的创新设计: 如下图所示,①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2%的AgNO3溶液,逐滴加入2%的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消失为止,得到银氨溶液;②向试管B中加入适当质量的乙醛,将试管C插入试管B中;③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约2mL水,再将试管B、C组成的套管装置插入试管A,用胶塞塞紧。给试管A加热,在蒸气浴的情况下,试管B、C壁上很快出现光亮的银镜。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下面是某教师讲解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片段: 如下图:在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约5%的双氧水,然后在每支试管中滴加2滴1mol/L的FeCl3溶液后立即套上气球(大小相同)。等三支试管上的气球大小差不多相同时,同时置于三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问题: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等三支试管上的气球大小差不多相同时,同时置于三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预测实验现象,并简要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3)结合该教案,谈谈化学反应原理的一般教学过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建议】(1)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的措施。 (2)讨论: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4节硝酸硫酸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一部分片段 硫酸 硫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且能与很多物质反应。图4.27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4-9】 在一个带导管的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丝状的钢丝。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盖好胶塞,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建议】(1)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的措施。 (2)讨论: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4节硝酸硫酸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一部分片段 硫酸 硫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且能与很多物质反应。图4.27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4-9】 在一个带导管的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丝状的钢丝。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盖好胶塞,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 下面是某位教师关于"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片段。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与探究】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并讨论。 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小结】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65℃时与水任意比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试评价此教学片段的导入。 (2)试说明实验教学的意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材料: 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A.0.15 B.0.225 C.0.35 D.0.45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材料: 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A.0.15 B.0.225 C.0.35 D.0.45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