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抗规》的7.2.4条,规定了底层(底部二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还包括第二层)地震剪力设计值增大系数,"根据侧向刚度比在1.2~1.5范围内选用"这句如何理解?另外,既然规定剪力设计值全部由该方向抗震墙承担,为什么在7.2.5条还规定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确定方法?

正确答案

依据龚思礼《建筑抗震设计手册》,建议取增大系数,即,对于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γ=K2/K1,K1、K2分别为底层侧向刚度(包括框架柱的侧向刚度)和二层侧向刚度,按照下式取值:式中,下角标"mw"、"cw"、"c"分别表示砌体抗震墙、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框架柱,"1"、"2"分别表示第1层、第2层。
在地震期间抗震墙开裂前,由于抗震墙侧向刚度比框架大得多,同方向的抗震墙分配的层间地震剪力常占到该层总层间地震剪力的90%以上,因此,规范将抗震墙作为第一道防线,要求承担全部的地震剪力。不计框架作用,是把框架作为第二道防线。
当抗震墙出现裂缝后,其侧向刚度下降到初始弹性刚度的30%左右,以后随变形增长,框架和抗震墙的刚度进一步降低。这时对于框架而言,受力更为不利,因此,规范规定,底部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按有效侧向刚度分配。底层框架柱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ηE为底层地震剪力增大系数;下角标"mw"、"cw"、"c"分别表示砌体抗震墙、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框架柱;Fi为第i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见图2-3-12。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抗规》的7.1节提到的"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多层内框架房屋"各是怎样的情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明确了两个条件:(1)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2)底层。而且,对"底层"的解释为"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这不同于2008版时的"底层是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见该规范的6.2.3条),是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抗规》的7.2.5条规定,底部各轴线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的分配,可近似按底部抗震墙和框架的有效侧向刚度的比例分配确定,这里,倾覆力矩应如何计算?又是如何在框架与墙之间分配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0版《抗规》表3.4.2中判别竖向不规则时用到楼层侧向刚度,那么,楼层侧向刚度如何计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7.2.4条规定了螺栓或铆钉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如何全面、正确理解该规定?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正确理解《钢规》7.2.5条对于螺栓数目的规定?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4.1.7条,规定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的取值,γ0与设计使用年限有关。表4.2.1-5规定了对应于设计使用年限的强度调整系数。我发现,两者是互为倒数的,例如,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γ0取0.95,1/0.95=1.05,恰好为设计使用年限25年时的强度调整系数。由于设计时要求γ0S≤R,规范在这个地方是不是重复计算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地基规范》8.4.7条,距柱边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按照下式计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7.2.4条提到了螺栓连接长度超过一定限值的时候,承载力设计值将进行折减,但是我感觉这条说得很含糊,这里的承载力折减是只针对螺栓受剪承载力呢?还是说螺栓受剪、承压、受拉承载力均需要折减呢?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