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如何认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辩?

正确答案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整个玄学的社会政治主题。“名教”即儒家以确定等级名分为核心的礼义教化,也就是三纲五常;“自然”则指道家主张的自然无为。王弼以自然(无)为本而名教(有)为末,“名教出于自然”。名教作为大道离散的结果,其出现虽是必然的但却不是理想的,他希望通过以本统末来维护名教的统治和补正名教的不足。 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名教应当被超越。所以他要求顺从自然,反对人为。裴頠基于儒家名教要求,反对“贵无”而主张“崇有”。在哲学上主张有之“自生”和否定以无为本相联系,裴頠论证名教比自然更重要,借以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郭象不承认名教和自然存在着矛盾。他将“自生”论贯彻到底而主张“独化”,认为等级名分本身就是自然的原则,政治强权和精神清高是天然合一的,“名教自然相冥”。郭象的理论是对玄学的总结,因为他实现了贵无和崇有的合一,自然与名教的合一。郭象以后,许多学者继续对玄学理论进行修补,但他们的工作或是立于佛学立场或是吸纳佛学的思想来进行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试述魏晋玄学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老子的“无为”思想?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和调整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道教哲学的道器体用观?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八议”与“官当”制度。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