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5 个小题

世界近代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必须依靠海洋。中国海洋形势非常严峻,但国民的海洋意识却相对薄弱。中国要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处理国内和国际海洋事务,就需要所有国民来关注海洋。
材料一:哥伦布把他的美洲航海日志记入编年史,以便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查阅。这篇日志开始于哥伦布在圣萨尔瓦多岛登陆后的第九天。内容节选如下:
1492年,10月21日,星期日。10点钟,我们到达了这个岛的一个海角,匆匆吃了一顿饭之后,我上了岸,发现除了一栋空无一人的房子之外,这里没有人烟的迹象。我们相信房子的主人由于我们的到来深感恐惧,弃家而逃,因为房子里面生活用具样样俱全。我下令不许动房子里的东西,然后带着我的船长们和一些船员去视察岛屿全境。这座岛屿比其他的岛屿更加美丽富饶。到处是高大茂盛的小树林,还有四周绿树环绕,浓阴覆盖的大湖,景色优美迷人。整个世界就像四月的安塔露西亚一样青翠欲滴。鸟儿歌声动听,让人不忍离去,成群的鹦鹉连天空都能遮没。这里的鸟类和我们国家的鸟类看起来极其不同,还有上千种不同的树木,树上长满果实,香味使人垂涎欲滴。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我不知道这些树的名字,但我确认它们都很有价值,所以我保存了这些树和植物的标本。我还发现了芦荟树,并决定明天带十昆多(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上船,因为有人告诉我这种树很值钱。在寻找饮用水的过程中,我们在距离停船处半里格(长度单位)的地方见到了一座当地人的村庄,那里的居民一发现我们就弃家逃走,还把值钱的东西都带到了山里。我命令我们的人不许拿走任何他们留下的东西,连一根针也不行。不久我们就看到几个当地人向我们走过来,其中有一个接近了我们,我们给了他一些鹰铃和玻璃珠,他很高兴。作为交换,我们向他要一些水。当我回到船上时,那些当地人已经带着装满水的葫芦来到了岸边,而且表现得很高兴。我下令再给他们一些玻璃珠,他们答应第二天再来。我希望能在这个地方将船上的水桶装满水,如果天气许可,就马上离开,绕岛航行,直到我找到这里的国王。因为我听说他拥有很多黄金,所以想试试看能否得到一些。之后我打算向另外一个很大的岛屿进发,根据船上的印第安人提供的信息,我相信这个岛就是西潘哥岛。那些印第安人称这个岛为寇芭岛,说那里有很多大船和海员。还有一个岛屿他们称为波西亚岛,据说这个岛也很大。对于在我们航线上的其他岛屿,我也会在经过的时候进行探查,并且根据是否发现了大量的黄金或香料来决定我的行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决心向大陆航行,访问那个城市,把陛下的信呈给大汗,并且带着他的答复回来。
材料二:葡人经营的太平洋西部半环贸易网,以澳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多条贸易线,干支交错,襟带相连。首先,从澳门向西,经中南半岛的暹罗北大年港和苏门答腊要港八昔、马六甲地区,或横穿克拉地峡,入印度古里、柯钦、果阿等口岸,再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里斯本。这是一条贯通欧亚的主干线,也是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承继和延续。而它北上又有多条支道可与亚洲内陆相连,形成海陆转输联运之势。……总之,这条主干道从东到西连接的南中国海、北部湾、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是古代海上丝路必经之地,发展得完善而成熟。
----纪宗安《十六世纪以来澳门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网中的作用与地位》
材料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感慨地写道:“189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庆典活动使人不禁回想起60年来的种种往事。抚今追昔,一部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人类文明史展现在人们面前。400年前……哥伦布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在这4个世纪中,几乎所有的非西方世界,不是沦为西方的统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愿采用成功的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四:环球时报南海专刊:“5月13日(2009年)是有关沿海国家向联合国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资料的最后期限。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千年来海洋观念的单薄,都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简答题1

哥伦布选择送回西班牙的“样本”,最大的初衷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使西班牙王室确信自己的探险活动是有价值的,并会带来丰厚回报;希望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进一步经济支持。

答案解析

简答题2

就哥伦布写作的目的而言,他在证明自己探险活动的价值方面做得如何?

正确答案

哥伦布在证明自己探险活动的价值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他极力美化自己所到达地区的经济价值,描绘小岛富饶,拥有众多值钱的树木;还表示要绕岛航行,直到找到小岛的国王,因为哥伦布认为该国王拥有很多黄金。

答案解析

简答题3

在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并变迁为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澳门的地位凸显。请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二说出澳门地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正确答案

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欲将世界其他地区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葡萄牙占领澳门,澳门地理位置重要;中国朝贡贸易体系和海禁政策,放弃了海外贸易的主动权。
影响:澳门作为贸易的中转站,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的网络之中。

答案解析

简答题4

用具体事例说明“非西方世界,不是沦为西方的统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愿采用成功的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

正确答案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面临民族危机,实施明治维新,摆脱危机,走上现代化道路。

答案解析

简答题5

结合材料四和所了解的知识,谈谈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南海的中国领土被周边国家屡屡蚕食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根本原因是千年来的自然经济下的海洋观念的淡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经济,韬光养晦,国防实力,特别是海军的发展缓慢。世界经济一体化下,周边各国受到经济发展利益的驱动。周边各国利用中美及其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牟利。极其重要的海上战略位置。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以上材料说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世界近代史上,这一转折发生在()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2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传递的声音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媒体就此提炼了以下热词: 热词一“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媒体评论近代世界史证明,越早重视教育的国家,进入现代化的时间就越早。18世纪普鲁士的崛起、19世纪日本的崛起、20世纪美国的崛起都说明:大国崛起,教育先行.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2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传递的声音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媒体就此提炼了以下热词: 热词一“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媒体评论近代世界史证明,越早重视教育的国家,进入现代化的时间就越早。18世纪普鲁士的崛起、19世纪日本的崛起、20世纪美国的崛起都说明:大国崛起,教育先行.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从近代历史看,英国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