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西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而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在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如盐铁官营)。以下作为上述材料的研究主题合适的是()。

A中国封建主义专制集权体制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体制的比较

B中世纪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快于中国之现象分析

C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

D西方人治和中国法制观念下的中西城市面貌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材料并没涉及体制问题,所以排除A项;材料所讲的是中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城市发展特点的不同,并未涉及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所以排除B项;在统治理念上,西方是法制,中国是人治,所以D项错误。由此可知材料研究主题合适的是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所以答案选C项。
相似试题
  • “自16至19世纪的300年中西交往中,最显著的事实是,西方人希求东方的物质,西方人在技术上的优势使它能够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单一的经济之前,在大多数工业技艺方面比较先进的还是东方。”该时间段中西方交往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②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学者批评新中国某项做法,认为其“造成中国几乎与世隔绝,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了解很少,一切以意识形态划线,使国家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该学者批评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出现的国际背景主要应该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成了为善动力,革命成了作恶外衣”。下列言论中体现“作恶外衣”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融合中西方绘画之长的中国代表画家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