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经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一论断,取得了共识:商品经济是社经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进行了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的改革。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社商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在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我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讨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条件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如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社会意识的具体形式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和调整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认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辩?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