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简述清末修律的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政治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的丧失。
1.由五口通商大臣到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2.由协定关税到总税务司控制中国的关税,内政与外交。
3.由领事裁判权到全面践踏中国的司法主权。
4.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清朝国运的危机。
思想背景:
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与传统观念的更新,由盲目排外到中体西用,由维护三纲到批判三纲,由专制神圣到君宪、共和,由以人治国到以法治国,由司法与行政不分到司法独立,由以刑为主到诸法并重。
指导思想:
1.西法与中法结合,务期中外通行。
“务期中外通行”是晚清修律的宗旨和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它通过沈家本等人论证和修律实践,得到了具体贯彻。
2.修律与研核法理结合。
沈家本依然认识到法理学的昌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并从变法修律的需要出发,探讨西方法理学,用以指导改革旧律,创建新章。
3.修律与促进法治文明结合。
清刑源于明律,但较之尤为严酷,因此沈家本力图通过改变刑律落后与野蛮的现状,促进法治文明。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清末修律的特点、影响与评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清末成立(),进行大规模的修律。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清末修订法律,确定了“(),博稽中外”的修律方针。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暂行新刑律》是清末修律中制定的刑法典。

    判断题查看答案

  • 简述西方法学思想对清末立法活动的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民律草案》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判断题查看答案

  • 清末政府修订法律的指导方针是“参考古今,()”。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简述清末司法机构的调整。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