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法消灭
B应报上级行核销
C应由张三的财产代管人归还
D应由张三的父母归还
某甲从事个体经营向银行贷款3万元,用其与妻子共有的房产抵押。依照《担保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抵押时应由()签字。
单选题查看答案
案例:违法发放贷款案 基本案情:犯罪分子吴某在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先后担任T市N银行G网点、L网点负责人期间,在明知多名借款人利用假名、冒名、借名等欺骗手段申请贷款的情况下,内外勾结,违规发放贷款108笔,合计金额1108.8万元。期间,吴某本人亦利用相同手段,从所在网点套取贷款8笔,合计金额73.7万元,用于替骗贷的借款人还本付息,以应付银行内部稽核。案发后,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方式,仅追回脏款354.63万元,银行损失巨大。 作案手段:一是假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虚构并不真实存在的名义借款人,以虚假的名义借款人信息填写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冒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虚构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三是借名贷款。吴某与实际借款人在征得名义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名义借款人申请、实际借款人使用的方式,违法发放贷款。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被冒名、借名者而言,当冒名、借名贷款逾期不还时,被冒名、借名人将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对其今后申办信用卡、住房信贷等一系列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对所在的银行而言,一方面,一旦实际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不仅假名、冒名贷款会形成损失,借名贷款也会因名义借款人不愿承担偿还责任而令银行难以收回本息。另一方面,一旦被冒名、借名人发现自己被冒名、借名申请贷款甚至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往往会通过法律、媒体等各种方式、途径维权,使银行面临银行法律、声誉风险。
简答题查看答案
案例:违法发放贷款案 基本案情:犯罪分子吴某在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先后担任T市N银行G网点、L网点负责人期间,在明知多名借款人利用假名、冒名、借名等欺骗手段申请贷款的情况下,内外勾结,违规发放贷款108笔,合计金额1108.8万元。期间,吴某本人亦利用相同手段,从所在网点套取贷款8笔,合计金额73.7万元,用于替骗贷的借款人还本付息,以应付银行内部稽核。案发后,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方式,仅追回脏款354.63万元,银行损失巨大。 作案手段:一是假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虚构并不真实存在的名义借款人,以虚假的名义借款人信息填写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冒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虚构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三是借名贷款。吴某与实际借款人在征得名义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名义借款人申请、实际借款人使用的方式,违法发放贷款。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被冒名、借名者而言,当冒名、借名贷款逾期不还时,被冒名、借名人将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对其今后申办信用卡、住房信贷等一系列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对所在的银行而言,一方面,一旦实际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不仅假名、冒名贷款会形成损失,借名贷款也会因名义借款人不愿承担偿还责任而令银行难以收回本息。另一方面,一旦被冒名、借名人发现自己被冒名、借名申请贷款甚至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往往会通过法律、媒体等各种方式、途径维权,使银行面临银行法律、声誉风险。
简答题查看答案
甲厂明知某甲以甲厂名义与银行订立借款合同而不作反对的表示,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该借款合同()。
单选题查看答案
甲企业用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权利质押,申请贷款100万元。农业银行审核后发放的这笔贷款是属()
单选题查看答案
某商业银行的支行在月末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分类,结果正常贷款4亿,关注贷款3亿,次级贷款2亿,可疑贷款5000万元,损失贷款5000万元,相应的专项贷款损失准备金率为2%、20%、50%、100%,则应计提的专项贷款损失准备金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某企业2001年11月20在农业银行办理短期贷款50万元,于2002年4月20到期,贷款到期后因资金周转困难,银行同意其展期,则其展期期限最迟至();从展期之起,贷款利率执行()年期档次。
多选题查看答案
客户张三2004年元月开始经营一家服装店。初始投资20万,其中自己投入10万,亲戚借款10万。期初投资表现为现金5万,存货12万,设备3万。开业一年,扣除家庭开支后每月结余1万元,2004年折旧1.5万,期间还款3万。2005年1月信贷员进行了调查,请问调查时的应有权益为多少?()
单选题查看答案
商业银行通常将特定时段内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作为贷款的主要融资来源。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