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正确答案

1、教会报刊的发展:《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868~1907,林乐知名义上是教会报纸,但有关教会的新闻和阐释教义的文章不多,实际上是个综合性的时事刊物,热衷于介绍“西学”,在维新运动中,发表过许多关于维新变法的文章。
2、外文报刊的发展:《字林西报》,1850~1951,初名《北华捷报》,上海反映在华英国资本家的观点和要求。
3、外商中文报刊的发展:《上海新报》,1861~1872,主要为商业贸易服务,1870采用新闻标题;《申报》,全称《申江新报》,1872~1949,以赢利为目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申报改革:改革言论;增加新闻量;重视文艺稿件和广告;作为企业来办,商业经营原则应用于报纸管理。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述在华外报网的形成过程和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各地的在华外报多数是外传教授创办的()使在华外报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对在华外报的历史评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的情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并评价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与改革?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