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美-林乐知)。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90《字林西报》(1864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取代了香港、广州成为全国新兴的报业中心。第一家报刊是《北华捷报》(1850被视为英国官报);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字林西报》;最早的教会报刊,第一家中文月刊《六合丛谈》(1857);《万国公报》;第一份中文近代化商业报纸《上海新报》(1861美-伍德);第一家由外国人创办,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商业报《申报》(1872英-美查)。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的情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外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各地的在华外报多数是外传教授创办的()使在华外报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简述上海报业的发展情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在上海等地办报有何重要意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对在华外报的历史评价?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