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论明代内阁的形成及其演变。

正确答案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成祖继位后,选任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以翰林官身份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因文渊阁在内廷,始有内阁之名。此后,内阁的权力逐步提高,明初的内阁尚非独立的机关,它既无官属,也不能直接统辖各部事务,到了仁宗至英宗的时期,开始以六部尚书、侍郎兼任内阁大学士,并有了官属和相应的办事机构。明中叶以后,内阁又有"首辅"、"次辅"、"群辅"的不同称谓,首辅掌有票拟权(所谓"票拟"即用纸拟旨),朝位班次也在六部之上,成为不被法律认可的实际宰相,内阁也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清代的内阁是一个什么机构?与明代内阁相比有哪些变化。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唐代“藩镇”(道)的形成过程及其社会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的形成及其变化。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的形成及其变化。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清承明制,亦设内阁。从职掌设定看,清代内阁的职权范围较明代为广,且法定地位也高于其他个部门,明代内阁大学士法定品级仅为五品,中叶以后大学士的品级之所以较高,都是因兼领某部尚书或侍郎而得。但清代内阁大学士皆为()品,位在六部尚书之上,其班次在百官之首。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论明代宦官专权的制度表现。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明代科举取士的基本特征。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试论科举制演变的重要内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宰相制度的演变。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