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论述腐蚀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正确答案

腐蚀品的主要危险特性是腐蚀性,有些腐蚀品兼有易燃性和毒害性。
(1)腐蚀性、毒害性
腐蚀品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动物体、植物体、纤维制品、金属等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坏。
当人们直接触及这些物品后,会引起灼伤或发生破坏性创伤,以至溃疡等。吸入其蒸气或粉尘时,呼吸道黏膜便会受到腐蚀,引起咳嗽、呕吐、头痛等症状。
腐蚀品在水溶液中电离度越大,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高,酸碱性越强,危险性也就越大。腐蚀品与水作用越剧烈,放出的热量越大,甚至发生突沸或爆炸,更具危险性。腐蚀品的氧化性越强,危险性越大。腐蚀品与蛋白质作用越强烈,危险性越大。
多数腐蚀品都具有毒性,有些腐蚀品能挥发出具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的气体,具有很大的毒害性。
(2)易燃性
大部分有机腐蚀品都具有火灾危险性,有些还是相当易燃的液体或固体。如有机酸性腐蚀品中的溴乙酸闪点为l℃,硫代乙酸闪点小于 l℃。甲酸、冰醋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酰氯、己酰氯等易燃,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机碱性腐蚀品中的甲基肼在空气中可自燃,l,2-丙二胺易燃遇热可分解出有毒的氧化氮气体;其他有机腐蚀品如甲苯硫酚、苯酚钠、蒽、甲醛等,不仅自身可燃,且能挥发出具有刺激性或毒性的蒸汽。
无机腐蚀品大多自身不燃,但其中有些腐蚀品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可燃物接触或遇高温时,都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如发烟硝酸、硝酸、发烟硫酸、浓硫酸、氧氯化铬、溴素等无机腐蚀性物质,氧化性都很强,与还原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些腐蚀品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刺激性的毒性气体,甚至爆炸,与可燃物接触时会引起火灾;有些腐蚀品自身可燃,遇水可引起燃烧。如五氯化磷、五溴化磷、四氯化硅、三溴化硼、氯化亚砜、三氯化铝(无水)等等,遇水分解、放热,释放出具有腐蚀性的气体,这些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可形成酸雾。烷基醇钠如甲醇钠、乙醇钠自身可燃,遇水亦可引起燃烧。硫酸、氢氧化钠自身不燃,遇水不分解,但能产生高热,在接触可燃物时,就会引起燃烧。
遇到腐蚀品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1)腐蚀品除本身就具有腐蚀性或毒性外,而且腐蚀品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有腐蚀性的毒性气体,可用雾状水稀释、驱散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施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采取全身防护,对有特殊要求的腐蚀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2)扑救腐蚀品火灾,可根据腐蚀品与水的反应性能以及其他性质,如液体腐蚀品的水溶性、相对密度等,选用雾状水、泡沫、干粉、砂土等灭火剂。
扑救遇水剧烈分解放热的腐蚀品或与其接触的可燃物品火灾时,宜使用干粉、砂土等灭火剂。
应尽量使用雾状水或低压水流,避免腐蚀品溅出造成灾害区域扩大。喷射干粉时易将腐蚀品粉末吹起,增加危险性,所以慎用干粉灭火剂。
(3)遇到腐蚀品容器泄漏,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用水泥、泥土、砂袋等材料进行筑堤拦截,或收集、或稀释中和,将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严禁泄漏的腐蚀品流淌至河流水域。对泄漏的容器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堵漏所需材料一定要注意选用具有防腐性的。
(4)撤离事故现场前应对人员、车辆及器材进行彻底洗消,确保不留残液。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论述易燃液体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爆炸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有毒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易(自)燃物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遇湿易燃物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腐蚀品主要危险特性包括()。

    多选题查看答案

  • 论述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