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规范的表5.1.2-2是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分类表,对其中的焊接箱形截面,有以下疑问: (1)板件宽厚比中的宽度,是按照规范图4.2.4中的b0取值还是取b0-2tw? (2)"板件的宽厚比≤20"这一条件,是指两个方向的板件宽厚比均≤20,还是某一个方向的板件宽厚比≤20?"板件的宽厚比>20"也有同样的问题。

正确答案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取宽度为b0-2tw应更符合规范的本意。理由是:对于焊接工字形截面的翼缘,规范规定的宽厚比中的宽度都是自腹板边缘开始算起的(见规范的5.4.1条以及规范的表9.1.4。在《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则是自腹板中心线算起);同一本规范,同样是"无支长度",对于箱形截面,取至腹板边缘会更一致。
第二个问题,笔者至今未见到权威的对该规定来源的解释。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从偏于安全角度考虑,如果两个方向宽厚比均>20才属于b类,若有一个宽厚比≤20则按属于C类。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今对于《钢规》的公式(5.2.2-2)(见下式),有几个疑问: (1)规范中说,"对于表5.2.1的3、4项中的单轴对称截面压弯构件,当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且使翼缘受压时"使用该式,但是,规范表5.2.1(塑性发展系数表)的第4项,其截面见图2-2-10,似乎不符合这个条件呀? (2)若该公式可以理解为"应力计算",公式中截面特征似乎应取净截面。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砌体规范》的5.1.1条规定了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该条给出的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N≤φfA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规》5.1.2条第4款,给出了等边角钢绕平行轴稳定时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即公式(5.1.2-8α),但是,在该条的"注"又指出,对于单面连接的单角钢轴心受压构件,按3.4.2条考虑折减系数后可不考虑弯扭效应。二者似乎矛盾,如何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混凝土规范》7.2.4条原文如下:7.2.4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公式(7.2.1-3)的要求。当由构造要求或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大于受弯承载力要求的配筋面积时,按本规范公式(7.2.1-2)或公式(7.2.2-3)计算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z,可仅计入受弯承载力条件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应如何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在验算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采用换算长细比,是因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验算公式为N/(φA)≤f,公式的左边是截面的实际应力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对《钢规》表3.4.1-1,有两个疑问: (1)规范中经常出现或,而该表并未给出同牌号不同厚度钢材对应的fy值,如何处理? (2)表下注释指出,"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对于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梁,规范4.4节中计算Meu和Vu用到的f、fv,应该以翼缘还是腹板的厚度确定,也就是说计算点取在哪里呢?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产生的应力变化,应为下列何项所述()。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对于《混凝土规范》的表3.3.2,有两个疑问: (1)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用公式f≤flim验算挠度时,是公式左边减去起拱值,还是右边7 (2)表下注4指出:"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如何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