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学完《北京的春节》,罗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一次综合性活动:我的春节,学生们充分准备后,在全班交流了各小组制作的节日小报、对联、年画和作文。这是一种成果展示式的评价方法,下列哪种认识不正确:()

A成果展示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思想体现;

B成果展示评价的方法在时间可以比较随机;

C成果展示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丰富,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D采用成果评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老师在班上组织一次“保护地球妈妈,从我做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开展活动,经过对周边环境各方面的访谈和调研,各小组提出了保护地球的详细策划方案,张老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策划方案给本地环保部门和报社投稿,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如果对此次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评价者可以是张老师、学生和学生小组、环保部门或报社或是教育主管单位等,这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哪个特点?()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张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过去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被破坏的?”,在巡视时发现有些小组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位同学很会理解课文,一直在发表观点,组内其他同学只是听。为了让其他成员也能参与讨论,下列措施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罗老师每次上完课,总习惯问自己几个问题,如: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注重朗读指导的课堂是否是学生感兴趣和需要的?罗老师的习惯属于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思考,第三步是解决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王老师在讲授《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各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了以“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以及使用的说明方法”为维度的表格。开展分组学习时,通常的分组策略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老师在进行《词语盘点》的教学设计时,设计的环节有屏幕监视学生词语分类的情况、让有问题的学生通过电子举手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通过文字、语音、电子书包进行分组讨论、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抢答等。老师需要将学生带到哪种教学环境下学习?()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讲述《飞夺泸定桥》这片课文时,罗老师放了一段当时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紧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大部分同学都能读出当时的紧急和惊险。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是作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老师在导学案的预习要求中让学生们在家中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第一课时,老师把班级分成12个小组,规定他们在前25分钟内分组学习并解决导学案上的5个问题,然后有部分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在全班进行讲解。在第二课时,老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讨论、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解决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如果要评价张老师在这课采取的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期末,张老师组织学生进入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检验自己对本册书中重要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张老师应选取的教学方式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王老师在上课前组织学生把全班的椅子摆放成椭圆形,以便于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这属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