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一、文化创新的路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以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化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如何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创新,比如写作文需要创新,做数学题需要创新,画画需要创新,工作需要创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框。
一、根本途径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出以下两个问题: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间)材料:2004年6月.著名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病逝。她从艺70多年,被誉为“豫剧皇后”,她表演的《花木兰》家喻户晓,其中有一句词大家很熟悉“谁说女子不如男”。常香玉幼年学艺,当时豫剧有好几个派别,艺人之间门派分明。常香玉打破派别界限,在演出中融合了各派的长处,并吸收河北梆子、京剧的唱腔,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开创“常派”风格,为豫剧的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
问题: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个途径?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
(1)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重视文化的继承。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重视文化的发展。
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空间)材料:八卦图传说中国古代的伏羲发明了阴阳八卦。八卦图传到韩国,成为韩国的国旗;八卦传到了德国,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受到八卦的启发,提出了二进制的运算方法。二进制是计算机运行的数学基础。没有二进制就没有计算机的发明,而没有八卦就没有二进制。问
题: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要怎么做?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1.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什么样的过程?
(1)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1)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材料:你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吗?你知道它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吗?这个作品是1958年由上海音乐学院的两个大学生创作出来的。它取材于中国的一个民间爱情故事,借鉴越剧的曲调,采用交响乐的表现手法,用西洋乐器小提琴演奏出来,成为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问题: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这个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对待传统文化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四、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指在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问题:人们在文化创新时有哪些错误倾向?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课小结:我们应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设计算法求S=12+22+32+…+992的值,要求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基本语句编写的程序。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下列是某初中化学教师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 [教师]一天,小明看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逐渐变短,这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逐渐变短?” [教师]化学反应前与化学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1:大于:猜想2:等于:猜想3:小于。 [分组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A组)。硫酸铜溶液跟铁钉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B组)。 [实验要求]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归纳,对实验做小结,得出结论。 [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不变。 [教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要求: (1)写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3)写出本课的教学主题。 (4)针对本课内容,设计两个反思作业题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教学设计题]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1)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硝酸的性质"原文(略)。(2)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的目录(略)。(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学生情况某普通高中高一(5)班共50人,男生22人,女生28人;其中有4个男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有2个女生在课堂上非常腼腆。要求:(1)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2)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请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4)试选择适合于课本的教学方法。(5)设计一个包含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片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一个班级学生的差别很大,数学学习上学生的差别尤其大。如果按照优秀学生的水平教学,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听不懂。该班数学老师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后按照班上最低水平教学。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位老师根据美术教学工作的经验及现在学生的情况分析,对于现行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改动。由此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请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美术教材的编写要求说出自己的看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一个班级学生的差别很大,数学学习上学生的差别尤其大。如果按照优秀学生的水平教学,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听不懂。该班数学老师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后按照班上最低水平教学。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的内容要求为: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大气压”一节关于“大气压的测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如图9.3-3,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和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 (1)写出影响大气压强的几个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大气压”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二力平衡”的内容标准为:“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一节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8.2-2,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3.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 任务:(1)写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二力平衡”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图片的获取教学内容:①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②图形、图像的两种类型、区别、存储格式③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教学对象:初一年级2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导入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请阅读下列材料:“信息及其特征”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有:①信息的概念②信息的特征教学对象:初一3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根据材料给出的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 (3)设置合适的教学活动。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