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教学设计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樟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课文介绍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第四课,同单元的课文还有《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单元说明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沧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生情况高二年级,50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3.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正确答案

1.【参考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辞的文体特点。②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作者在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依据:(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规定。(2)《归去来兮辞》所在单元--“阅读作品,悉心体会,领略作品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熟读成”的教学要求。
2.【参考设计】(一)导入(约3分钟)以古筝名曲《渔舟唱晚》引入新课。提问:听这首古筝曲,你认为它描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境?(安逸闲适,没有世俗纷扰的生活)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渴望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我们熟知的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都是这一题材的作品,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一篇他的辞赋《归去来兮辞》。(二)介绍文体(约2分钟)辞,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押韵和句式都比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三)范读课文(听录音)要求:注意听停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四)学生通读文章,疏通词句,总结重点字词句式(约15分钟)1.重要实词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2.五个疑问代词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曷不任去留(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3.重要虚词:来、兮、而、之、得4.古今异义词:是、非、亲戚5.词类活用: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日(名-状)、策(名-动)、时(名-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动)、书(名-动)、棹(名-动)、善(形-动)。6.通假字:曷,通“何”。7.特殊句式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⑥乐乎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五)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约20分钟)1.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文章,老师检查学生诵读情况。2.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画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学生活动)3.找出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学生品读思考,老师予以点拨,加深理解)。①归去来兮!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③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⑤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①乃瞻衡宇,载欣载奔。②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③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④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⑤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②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⑤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六)小结让学生先总结而后教师酌情点拨。总结:《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诀别官场的宣言书。作者的情感世界极为丰富,乐忧互现,决绝与犹疑并存,但有一个信念却是不变的,那就是与官场彻底决裂。因为作者深深知道自己心怀天下,“大济苍生”的抱负在那黑暗的官场中是无法实现的,因而他更乐于归隐田园,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他的高洁与坚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七)作业试着背诵默写本文。
3.【参考设计】(一)学生归纳《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的主题思想,并简要通过文本得出陶渊明的初步形象。师点拨、补充。(二)学生展示课前搜集来的资料,继续丰满具化陶渊明这一人物形象。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生生点评,最后教师点评。(三)关于归隐1.他是一个在东晋黑暗乱世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极有才华的并且很正直的知识分子。我们赞扬陶渊明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与黑暗的世俗的决裂。2.“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我们应认识到这是陶渊明在社会交往中蔑视社会规则。3.陶渊明是一个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退缩,试图把自己隐藏在山水、美酒、诗文之间的人。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4.陶渊明是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黑暗的乱世中,如果每个正直的有才华的读书人都像陶渊明一样,因为社会黑暗、壮志难酬、热爱自然与美酒而归隐,那么这个社会的良知何在?再说他也并非完全怀才不遇。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3题。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文相关说明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同单元课文还有《与朱元思书》(吴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马说》(韩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课后作业(部分) 1.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 2.词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 4.本词上阕写_____,下阕写________,其实是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3题。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文相关说明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同单元课文还有《与朱元思书》(吴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马说》(韩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课后作业(部分) 1.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 2.词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 4.本词上阕写_____,下阕写________,其实是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3题。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文相关说明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同单元课文还有《与朱元思书》(吴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马说》(韩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课后作业(部分) 1.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 2.词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 4.本词上阕写_____,下阕写________,其实是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3题。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文相关说明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同单元课文还有《与朱元思书》(吴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马说》(韩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课后作业(部分) 1.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 2.词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 4.本词上阕写_____,下阕写________,其实是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3题。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文相关说明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同单元课文还有《与朱元思书》(吴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马说》(韩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课后作业(部分) 1.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 2.词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 4.本词上阕写_____,下阕写________,其实是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初一下学期,我们曾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投影显示《饮酒》诗。学生齐读)下面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生1:表达了陶渊明对农村生活的喜爱。生2: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师:说得很好。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一位帮老师把课题、作者写在黑板上。(学生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再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看着大屏幕,听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推荐,一位学生配乐朗读。投影显示课文及图片)师:这位同学已经写好了课题、作者,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谢谢你。读课文的同学果然不负众望,课文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很清脆。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生3:有一个字他读错了。“此中人语云”的“语(yù)”读成“语(yǔ)”了。师:你听得很仔细。生4:“夹岸数百步”的“夹(jiá)”,他读成“夹(jiā)了”。师:到底应该怎么读?(学生争论)查一查字典。生4:是我读错了,应读成“jiā”。师:这个字也是多音字,“夹袄”的“夹”就应读作“jiá”。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学设计题]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1)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硝酸的性质"原文(略)。(2)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的目录(略)。(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学生情况某普通高中高一(5)班共50人,男生22人,女生28人;其中有4个男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有2个女生在课堂上非常腼腆。要求:(1)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2)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请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4)试选择适合于课本的教学方法。(5)设计一个包含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片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教学设计题)请以"寻觅春天的足迹"为主题,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教学设计题)李密《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课文介绍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第七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沧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树立常见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生情况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班级45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3.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本文层层推进,措辞委婉,情真意切地陈说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请从中找出后世常引用的文句,加以体味。并尝试写一段话,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无奈之情。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