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 (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完成的表格:材 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规律等知识。 问题:(1)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

正确答案

(1)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②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问题:(1)简述速度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速度”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论之一。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简述倡导“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意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二: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方面的知识。 任务: (1)请设计一个引出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教学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的意图。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生磁”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片段如下: 如图20.2-1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一条直导线,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磁现象、磁场等知识。 (1)简述安培定则。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电生磁”的教学设计。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中学化学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 (2)以"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例,说明怎样设置单元教学目标,才能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机械能”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片段如下: 想想做做 1.观察滚摆的运动(图11.4-2甲),谈论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2.如图11.4-2乙,分析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动能、势能、功率等知识。 (1)分析皮球从手中落下又弹起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设计。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浮力”一节中关于“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内容如下: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我们采用称重法测浮力,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长方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下面的表格可供参考: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的相关知识。 任务:(1)写出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材料。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 材料三某教师设计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片段。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了其中的哪些? (4)请对本课进行板书设计。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