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翻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

正确答案

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说清楚,所以就混而为一。其上不光明,其下不阴暗,蒙胧无法形容,于是又回复到无。就是说它没有形状,没有物象,把此现象称为“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尾。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翻译: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荀子说:“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说的是意识具有:()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丰厚的,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这样的前提下,谋求发展,既要合理利用资源又不能损害自然环境,还要注意保持自然,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两希文明是指希腊文明和()。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基督教的两希来源是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翻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