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正确答案

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 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 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括不准确,概括的内 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过宽或过窄。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 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总是由于出现问题而产生。幼儿阶段常 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 境,这与问题情境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如果问题很容易,幼儿不假思索就能解答,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活动。因此,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 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不断发展。
(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4)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①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没有充分的玩具、教具和活动材料,幼儿的活动将不会有效地开展。小班 幼儿的游戏和活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材料与玩具提供的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该有计 划、有目的、合理地提供活动的各种物质材料。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③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 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⑤具体形 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要重视幼儿 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要重视玩具、 教具的鲜明、形象、生动性。
(5)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①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
维发展阶段,对 事物的分析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具体特点。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②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 较、分类。幼儿对物体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幼儿初期还不善于找出物体之间相应的部分。例如比较两幅图中的两个孩子,幼儿初期的儿童还不会对两 幅圈中两个孩子的帽子进行比较、对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的东西进行比较等。他们会说:“这个小朋友戴着帽子,那个小朋友的手上拿着枪。”幼儿中期、晚期能够逐 渐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第二,幼儿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再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通过操作和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可以促进幼儿分类 能力的发展。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请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游戏活动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幼儿教师“教”与幼儿“学”之间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在幼儿园课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判断题查看答案

  • 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意志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请简要对幼儿教育的概念进行论述。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