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比较评析各种不同的教育主、客体论。

正确答案

观点之一:复合主体论第一,教学地位的相对性:生教师;生教生;生自教。
第二,师生主体地位的相对性:相对于教育内容、物质而言,师生皆为主体;就师生相互关系而言,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看,同时是此活动的主体、彼活动的客体。(主体,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有意识的、有能动性的人。)第三,复合主体不是平行的双主体:师生都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都处于主体地位,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物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不同过程中有不同之主次关系。
观点之二: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教的一面,忽视了学的一面。诚然,从教的角度看,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时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但是,教育是由教与学构成的双边交互活动。研究师生关系,不能只从教的角度看,还要从学的角度看。第一,从学的角度看,教师也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和从事学习的条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结果对教师的教起调节作用,影响教师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第二,学的活动只能由受教育者来完成,教师不能代替。这里涉及到能动性发挥问题和自我教育问题。在这一片面观点指导下,往往会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观点之三:只有受教育者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观点)这种
观点认为,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而受教育者的发展只有通过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持这种观点的做法将片面强调教育活动中学的一面,而忽视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评析“学生特殊客体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评析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

    判断题查看答案

  • 学校教育内容与其他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中的客体比较起来有哪几个显著的特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1929年,中山大学()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比较教育专著《各国教育比较论》。

    填空题查看答案

  • 评析“主导主体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表示各种教育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