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长期以来,有一个广泛流行而又颇带权威性的口号,叫作“语文教师要当杂家”。语文教师听了,首先是感激涕零,居然得了一个“家”的尊号。然而细一品昧,却又觉得不便当下就高兴起来。首先是怕。因为有人解释说,杂家者,多家也。能当那么多的“家”吗?然后是疑。因为又有人解释说,杂家者,集多家为一家也。集多家就能成一家吗?于是有教师说这是戴高帽,有人说这是奉承话,有人说这是戏耍我们。比较严肃的说法是,这是制造混乱。在中国,“杂家”是有其特定的含义的。它是指战国未和西汉初折衷糅合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他们是“合儒墨,兼名法”。“杂家”在学术界的地位也是被确定了的。《尉缭子·治本》中说:“杂学不为通儒。”杂学也被摒弃于科举之外。《儒林外史》第三回中写着,童生魏好古到周学道跟前逞能说:“童生诗词歌赋都会,求老爷出题面试。”周学道一听,满面怒容,斥责他道:“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吗?”因而连他的文章也不看了,。理由是:“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都是些粗心浮气的说话,看不得了。”说罢吩咐左右:“赶出去!”于是“两旁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子叉着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去了”。我想,如果语文教师当真做了魏好古,是终有一天要碰到周学道的。口号的提出者自然会解释说:“我们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为了适应语文学科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希望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这首先牵涉到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问题。语文学科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这是尽人皆知的;但不能因此就称语文为“杂学”;语文教师需要丰富的知识,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但也不能因此称语文教师为“杂家”。语文学科的内容是有独立的体系的。语文教师的知识应该是具有完整的结构的,不是“拆衷糅合”各学科各学派的杂学和杂家。杂乱无章,没有体系、没有结构的知识,是不能够运用和创造的。如果因此而称为“杂家”,除了讽刺意味以外,就没有别的含义了。
那么,语文教师要不要当“家”呢?要,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同志于1957年接见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师范毕业班同学说:“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做教师,再也不想别的。想成为专家,只能钻研一门科学,我希望你们钻研教育科学。你们如果能在教育科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有创造,就是专家了。”(《徐特立教育文集》288页)他还在《在教师节谈新民主主义教育》一文中说:“教师应该是没有脱离实际的教育家。”(《徐特立教育文集》126页)他也要我们
当“家”,但不是当“杂家”,而是当“专家”。什么专家?教育专家。各科教师应该成为不同学科的教育专家,即学科教育家。语文教师就应该成为语文学科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