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972,550道题目中搜索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文学通论(2)》
  • 未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是老舍的最后一部小说。

    填空题查看答案

  • 长篇小说()在发表时题为《激流》。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穆旦诗歌艺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小说《磋砣岁月》着力于表现下乡知青的真实心理与苦难处境,从而对知青运动作出了否定

    填空题查看答案

  • 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新剧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回到事物本身”是()的主张。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在50年代开始的颂歌潮流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三红一创”,包括《红日》、《()》、《红岩》和《创业史》。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巴金对克鲁泡特金的全部著作以及人格都推崇备至,因此便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现代派诗歌的真正崛起,是在1929年()的诗集《我的记忆》出版之后。

    填空题查看答案

  •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和“残缺的我”,是()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是田汉发表的第一个剧本。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曾与梅兰芳齐名,有“北欧南梅”美誉的戏剧家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马原在的小说里,回到文学本身,主要意味着回到()形式。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老舍是旧中国北方市民社会的同情者和批判者,而()则是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市镇社会的揭发者。”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的《兽道》与《在祠堂里》、《凶手》等集中描写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小说《()》描写了北国风景和人物,塑造了外祖父、祖母、二姨、傻娥等形象。

    填空题查看答案

  • 《鸡鸭名家》塑造了养鸡鸭能手()。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话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话剧正式步入“剧场戏剧”时期,是中国话剧从业余化走向专业化的标志。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叔叔的故事》和《()》是两部个人化的理性而深刻的反思小说。

    填空题查看答案

  • 从1898年开始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始终是这时期文学最具普遍意义的重要特征和中心主题。

    填空题查看答案